反思系列 — 軟體工程師的價值、影響力與職涯發展

莫力全 Kyle Mo
22 min readJul 17, 2024

--

第六屆曼陀號 Engineering 組第一次月會

距離上一次寫職涯反思系列的文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之前還自信的說每半年會更新一次😂)不過剛好在今年的下半年有機會加入第六屆曼陀號計畫 Engineering 組,也剛結束第一次月會,內心還在因為月會分享的內容感到興奮與充滿能量,想想不如透過撰寫文章好好記錄一下,期望能將心法與能量同樣傳遞給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們。

如果你不知道曼陀號領航計畫卻對計畫內容感興趣,建議可以到官網了解細節。這次第六屆曼陀號計畫 Engineering 組的船長是來自漸強實驗室的 Staff Engineer Jalex,組內總共會有 4 次月會,主題分別是:

  1. [職涯發展] 什麼是軟體工程師?價值為何?未來在哪?
  2. [專業能力] 技術百百種,該培養什麼?如何執行?
  3. [溝通能力] 如何在五分鐘內把自己的計畫/成果說清楚?
  4. [團隊合作] 從零開始解決問題

說巧不巧,這個月剛好有學生邀請我到社群針對我的職涯經歷進行分享,原本大綱都想好了,我卻在參加完第一次月會後被 Jalex 的分享給驚豔到,決定在複盤月會內容後重新調整我的分享摘要,將 Jalex 傳授的一些心法融合到自己的職涯分享中,希望能將我認為受用的思維傳遞出去。Anyway,複盤月會內容與準備職涯分享花了不少時間,到現在才有機會撰寫月會的心得文,這篇文除了會包含船長分享的重點內容以外,也會嘗試用自己的經歷或觀點去解讀,並且也會放一些自己職涯分享會的內容,重點將會擺在「軟體工程師的價值、影響力與職涯發展」,有興趣的讀者請繼續讀下去吧!

軟體工程師的核心價值

談到軟體工程師的價值,很多人可能會回答透過撰寫程式來打造產品,但我反而認為寫程式並不是最重要的價值,尤其到了現在的 AI 世代更是如此。Jalex 認為軟體工程師的價值在於「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我們可以判斷問題「能否被解決」(Feasibility),,如果可行的話你想如何解決?(Solutions),並且為你的決定「當責」(Take Responsibility)。

所以進一步簡化的話,Jalex 認為軟體工程師的價值最主要有兩點:

  1. 第一點就是「解決問題」,也就是幫公司賺錢。
  2. 第二點比較特別,就是「說服相關人士某個問題無解」。Say Yes 大家都會,例如說「要不要做這個 Feature ?」「要不要做這個優化?」說要誰都可以,但只有軟體工程師可以在衡量技術可行性以及執行成本後有自信地說出 No ! 而這點則是在幫公司省錢,避免花多餘的成本在不可行的事項上。

在這邊船長也引用了 Clean Craftsmanship 這本書中的一句話

它的大意是在建議我們在面對問題時要樂於討論各種選擇和變通方案,盡量找到說「Yes」的辦法。我們可以說「 No」,但是不應該急切,而是先盡量尋求可行的解決方案。然而,當必須拒絕時,也不應該害怕說出「No」。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你能夠判斷何時應該拒絕某些要求或提議,這是拒絕的價值。

“XXX 可不可以做?可以的話需要多久?”

能好好回答這題便是我們的價值,為此,我們必須技術、溝通力兼具。

軟體工程師的影響力

在這次分享中,Jalex 認為軟體工程師的影響力可以分成三個層次,分別為

  • 技術工程面
  • 產品面
  • 組織面

軟體工程師的影響力 — 技術工程面

軟體工程師在技術工程面的影響力主要有三個特質:

  • Technical Fearless:突破未知的能力 (學習力 & 適應力)
  • Exemplary Practitioner:以身作則的能力 (Role model)
  • Resounding Impact:槓桿時間的能力 (解決當前問題+長期的好處)

首先我們先來談 Technical Fearless,也就是面對未知的技術或是趨勢,可以快速適應、快速學習的能力。例如說過去 10 年可能是 Web 技術急遽發展的時期,身為 Web 工程師,我們就要有不停學習新技術新框架的能力。又例如說這一年來 AI 可以說是爆發性成長,我們得嘗試無懼地面對這一切未知,在浪潮中精進自己的能力。剛剛的例子是比較大範圍的,如果把範圍縮小一些,每個人剛 On Board 一間新公司或一個新專案,都需要學習新的 Domain Knowledge,越具備 Technical Fearless 特質的人就有更高的機會用更快的速度達到突出的成果。關於這點 Jalex 也特別提到,不管哪個階段都會遇到不會的問題,但職涯越往後,能問的人越少,這個特質(突破未知、學習、適應)就越重要。

第二種技術面的影響力是以身作則的能力,也就是剛剛提到的軟體工程師的核心價值之一:「當責」。
各位可以現在思考一下自己現在或是過去的團隊有沒有這樣的一個人,通常產品有 Critical 的 Issue 的時候可能會首先尋求他的協助,或是 PM 有問題時是不是傾向找技術團隊中的某一兩個人討論問題?通常在團隊中這樣的存在會被稱作「Keyman」,這個人不僅技術能力夠強,對於產品有哪些功能、產品的歷史脈絡、甚至整個產業應該也都有一定深入的理解。有這樣特質與能力的人自然會成為團隊中的 Role Model,讓其餘團隊成員仿效與請教,這樣的人在團隊中的存在感以及影響力也會自然的提升。當然關於以身作則的影響力也可以從更簡單的事情開始做起,例如協助團隊新人的 On Board 流程或是更積極主動處理團隊的代辦事項就是一些不錯的例子。

第三種 Resounding Impact,也就是槓桿時間的能力,講白話一點的話就是「解決問題,並將影響留存下來」。我們可以去思考「做什麼事情是在我離開後,還可以持續為夥伴或公司帶來價值?」針對這個問題,第一個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是我過去的一篇文章 — 「成為前端建築師吧!透過 Frontend Infra 為前端應用打造穩健且高效率的開發體驗」在講述的事項,例如建構專案的 CI/CD Pipeline、打造效能監控系統…等等都是具備時間槓桿能力的事項。

軟體工程師的影響力 — 產品面

Double Diamond Model

軟體工程師在下一個層次的影響力是在產品層面,Jalex 帶出一個思維模型叫做 「Double Diamond Model 雙鑽石模型」,他主要是一個用來做設計思考的框架,但 Jalex 在分享中是用來輔助觀測整個軟體產品開發的流程。我們先看向右邊的鑽石,這顆鑽石代表的是在開發產品時我們已經接到明確的需求,開始執行系統設計,可以看得出來過程是從一個點擴散到兩個點,代表這是一個發散的過程,意思就是實際開發中我們可能會想到非常多技術上可行的 Solutions,直到下一個階段需要開發交付時,我們需要從發散過程中想出的 Solutions 中選出我們認為最佳的方案進行開發與 Deliver,而這是一個收斂的過程。這個流程我們應該都很熟悉了,因為這是身為工程師的基本素養與能力,然而 Jalex 卻提到,如果你的工作中只聚焦在這塊鑽石上,那你的能力很可能就停留在 Junior Level 而已。

現在讓我們看回左邊的第一顆鑽石,它描述的是產品發想這個發散的流程(例如透過使用者訪談、Brainstorming…等等活動)到需求的收斂階段,確定哪些可能是產品真正的痛點以及真的值得投入的項目。

Jalex 認為一個合格的 Senior Software Engineer 也需要能夠參與第一顆鑽石在講述的流程,才能提升自己在產品中的影響力。

很多人常常會在 IG 上問我說,Junior 要如何快速成長成 Senior?除了技術能力以外,雙鑽石模型也是我認為可以衡量的一個標準。你是否可以加入產品需求的發想與收斂了?還是你總是接到已經定調的需求,只需要思考如何把它實作出來交付出去而已?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衡量自己在產品中的影響力,也許這個模型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Product-Minded Software Engineer

這個名詞是來自於這篇文章,既然我們講到軟體工程師需要在產品層面具備影響力,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換句話說,我們應該要成為一個「具備產品思維的軟體工程師」呢?至於這樣的軟體工程師需要具備哪些人格特質或能力,以及成為這類工程師的訣竅,建議各位讀者可以自行去閱讀該篇文章囉!

軟體工程師的影響力 — 組織面

最後一個影響力層級是組織面。現代軟體公司的核心是人。擁有足夠數量的人才,公司才能用較低的成本去槓桿未來。為了吸引足夠的人才,Technical Branding 是身為軟體工程師的我們可以展現的影響力。

Technical Branding 又可以細分為內部與外部,外部的話就是希望可以吸引人才加入公司,我們可以透過參與社群、技術年會、或是撰寫部落格,讓更多人知道自己以及公司,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營造出這個公司的技術團隊具有堅強實力與能量等正向的評價。像我過去待過的 Dcard Tech BlogLINE Engineering 都是很好的例子。

對內的話則是希望盡量留住已經存在的人才,常見的手段可能是透過 Mentorship。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沒到可以 Mentor 其他人的層級,也可以嘗試舉辦內部技術分享、時常發起技術討論或是舉辦可以連結成員間情感的活動,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與同事都變成更好的人才,因為人才是有聚集效應的。

軟體工程師的影響力是經過層層疊加的

雖然這張圖非常容易理解,但我認為是有誤區與例外的。我們可能會認為一定要先做好技術工程才能來談產品的影響力,產品的影響力達到才能談在組織的影響力,當然這在大多數的情境沒有錯,通常技術打好底,產品團隊中的其他成員才更願意且信任把重要的任務交辦給我們,我們才更有機會提升在產品面的影響力。通常也是產品面做得很好,才有機會被組織的更高層看到。

但我認為也有例外的情境,例如我自己的職涯發展,其實我在職涯初期就很熱衷於技術分享,常常在公司部落格投稿技術文章或是代表公司到技術年會分享。我自認為在對內與對外的 Technical Branding 都有付出一定的努力。所以對我而言比較像是技術工程跟組織影響力並行,反而是產品影響力對我而言是在職涯較後半段才開始嘗試建立。

當然最好的情況就是三種影響力都可以培養到一定規模,那就可以最大化自己的價值跟影響力。

至於圖片中右邊的箭頭則是 Jalex 提到的一個蠻有趣的指標:它代表大部分情況下「誰」可以看到你在該層次的影響力,例如你的主管、工程團隊同儕應該可以看見你在技術工程的影響力,也看得見你在產品面以及組織面的影響力。而像產品團隊其他角色可能就看不見你在技術工程面的影響力(這些角色通常不會參與技術的深度討論以及 Code Review 對吧?),只看得見你在產品面與組織面的影響力。而 C-Level 更因為不常密切合作,可能只看得見你在組織層面的影響力,並不明白你在產品與技術上到底具體貢獻了什麼。

想要測試自己的影響力,試想自己如果離職,誰會因此而不捨?

這是 Jalex 提出的一個很有意思的討論,如果會因此而不捨的人,通常代表自己的影響力很可能也已經涵蓋到那個人所在的層級或系統裡,大家可以自己反思一下這個問題喔!

軟體工程師的職涯發展

主題來到軟體工程師的職涯發展,Jalex 馬上帶出一個近期很敏感的話題:

軟體工程師會被 AI 取代嗎?

Jalex 認為職場生態會逐步改變,但人本身很難被取代,原因如下:

  1. 我們的核心價值是解決問題或說服他人問題無解,並為結果當責。AI 要怎麼當責?最終還是要有人守在前面。

2. 駕馭新技術是 Technical Fearless 的基本。

3. 破壞式創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的本質:舊時代的消逝、新時代的崛起,是自然的循環。

針對這題,我自己在職涯分享中的答案是「會也不會🤔」,不會的原因我也認同 Jalex,但我認為未來職缺會慢慢減少這點可能是真的,甚至現在也能察覺到 Junior Level 的職缺少了許多,雖然還無法證實,但我認為跟 AI 的發展也許是相關聯的。

而我認為的「會」也來自於 Jalex 提到的「破壞性創新」。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通常是指一種產品或服務以一個較低層次的市場切入,並逐步改進和擴展,最終挑戰和取代了原有的主流產品或服務。這個概念主要應用在商業和技術領域,但它的原理和方法也可以應用在職業發展中。例如過去工業革命的前後我們就見證了舊職業(手工紡織業)的消逝以及新職業(工廠工人)的誕生,如果說 70, 80 年前沒有軟體工程師,我們又怎麼可以肯定 50 年後軟體工程師仍會存在?就算軟體工程師這個職業最後消失了,我相信也會有新的機會取而代之,這本就是世界運作自然的循環,我自己不會過度擔心,反倒會認為最好的機會可能會來自看似最壞的時機。

那要怎麼在 AI 快速發展的世界去適應與生存?我認為關鍵有以下幾點:

  1. 試著理解它,並與它共存。
  2. Think big, start small, and act fast:設立遠大目標,從小處著手,迅速行動以實現目標。(推薦閱讀,看看新創公司創辦人如何實踐這個精神)
  3. 持續提升影響力:不論在任何世代,「提升個人影響力」絕對是一個不變的目標。

在個人職涯分享中,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未來的競爭不是只有簡單的知識與專業技能的競爭,而是學習能力的競爭。 — 洛克菲勒

這句話放在 AI 世代真的是再中肯不過了,有趣的是洛克菲勒是在將近 100 年前留下這句話的,只能說真是太有遠見了!

軟體工程師什麼時候會被淘汰?

「淘汰」不是一件因為 AI 出現才需要考慮的事。

當我們失去能量或動機,無法支撐影響力的時候,通常就代表著 Burnout 了,這個狀態下,不用 AI 來取代你,你自己就會淘汰自己。

對一個組織或公司來說,一個 Qualified 的成員應該需要滿足三個條件:能力、文化、動機。

Ref

🎈 能力:是否具備足夠的技術與溝通能力勝任目前的職位?

🎈 文化:是否符合公司的價值觀?

🎈 動機:是否有足夠的能量與動機維持成長,在未來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動機是否與公司利益一致?

仔細思考一下也會發現我們在面試時受到的考驗通常也可以分為這三類,首先通常都會考驗技術能力,如果通過了再檢驗 Culture Fit,最後 HR 可能也會檢視你是否有足夠的動機加入公司以及在未來持續成長發揮價值,通常這三項都符合的 Candidate 才有機會錄取。各位可以反思一下在目前的工作中自己在這三個條件的狀態是如何,一旦有不符合或是跟不上的狀況,你都有可能陷入被取代的危機中。

IC VS Manager

要走 IC (Individual Contributor) 還是 Manager 也是軟體工程師職涯的一大抉擇,Jalex 提到「工程主管不是工程師,是有相關工作經驗,擅長與工程師溝通的管理職。讓 IC 有效發揮影響力是管理職的工作核心。工程主管專注在管理資源(工程師)、流程 (升遷、產品開發、Support) 、效率。

很多人會誤以為成為 Manager Title 是升職的指標,但其實 IC 與 Manager 「薪酬對價職等 + 職等雙軌制」是現代科技公司的趨勢,例如以下圖表是 Google 對軟體工程師的分級制度:

Ref

在這種制度架構下,成為管理職反而是「轉職」而不是「升職」。

不過我也趁機在 Q&A 環節問了一個問題,就是雖然我目前待的外商是雙軌制沒錯,但我過去待過的任何一間台灣企業似乎都不是雙軌制架構,整個職涯軌跡比較像是這樣:

我觀察到台灣多數企業的軟體工程師職涯軌跡

在這樣的架構下,成為管理職就的確像是升職了。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的台灣企業朝雙軌制的架構調整,是我們可以重點觀察的一件事情。

職涯發展的本質 — 無限賽局

什麼是賽局呢?只要有兩位玩家,賽局就成立。賽局又分為兩種:有限賽局(Finite Game)與無限賽局(Infinite Game)。

有限賽局中,有既定、已知的玩家,以及固定的規則。大家事前都有共識,達成某個目標後,賽局就結束了。

大部分的球賽都屬於這一類,球賽有一定的規則,也有裁判在場確保大家遵守規則。球員都同意按照規則進行,如果違規願意受罰。在預定時間內,拿到越多分數的那隊便獲勝,球賽就此結束。

無限賽局的玩家有些已知、有些未知,沒有明確或事先同意的規則。雖然有慣例或規定來約束玩家,但玩家在這個寬鬆的範圍內想怎麼行動都是可以。玩家也可以打破慣例,如何進行這場賽局,完全由玩家自己決定。

無限賽局的另一個特色是沒有時間限制。因為沒有終點線,沒有真正的結束,沒有人能真正「贏得」一場無限賽局。無限賽局的首要目標是不停地玩下去,讓賽局持續進行。

Jalex 認為職涯就是一種無限賽局,它沒有輸贏,我們的目標不是打敗他人(贏得比賽) ,而是讓自己保持競爭力持續待在賽局裡,直到退休離開賽局為止。那到底什麼是職涯的終極目標?Jalex 提到是「擁有掌控自己時間的餘裕」。我們可以思考自己的理想人生是什麼?為了這個理想人生需要多少成本?而為了賺取這個成本,我們需要在職涯揮發多大的影響力才能維持?

假設我的理想人生是有一個大小適中的家,沒有要生小孩,每年可以出國玩 2–3 次,為了達成這樣的生活,我大概可以算出我要花費的成本,更可以進一步推算出大概要在職場達到怎麼樣的影響力以及要待在職涯這個無限賽局多長的時間才能夠讓自己具備掌控時間的餘裕。過去的自己想到職涯的規劃只有「賺夠多錢就退休」的粗略想法,從來沒想過「要賺多少錢才夠?」、「為了賺到這些錢我在職場要爬到哪個目標位置?預計要花費多久?」等更多的細節,這次月會的分享的確讓我對於職涯發展有了更不同的看法。

關於職涯的常見 Q & A

由於這次來參加我的職涯分享的大部分都是有追蹤我 IG 技術自媒體的朋友,因此我也準備了一些在 IG 上常被詢問的問題來分享。

Q:你都如何尋求成長與突破?

關於這題我自己的心法如下:

🎈輸入與輸出
除了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或技術作為輸入以外,我也習慣適時的輸出,例如參加 Conference 並擔任講者,除了聽其他講者的分享作為輸入以外,自己站上台分享就是輸出的一種方式。大量的輸入搭配適時的輸出,對我而言是可以快速進步的方式。只輸入不輸出就像是瘋狂看線上課程,但不曾親手操作或反思,沒有養成習慣的東西很難真的吸收。只輸出不輸入就會讓自己陷於有限的選擇或思維中,沒辦法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拿捏適當的比例也非常重要。

🎈設定目標
這點看似合理且簡單,但是我認為這個目標必須「具體」且「可以實現」。例如「我想上台演講」就有點不夠具體,是什麼樣的場合?分享什麼?多久之後?這樣的目標有太多變數了,並不夠具體。「在一年內我想在台灣的技術年會分享自己工作所學的技術」這就是一個比較具體又實際可行的目標。

🎈避免養成習慣後就卡關
習慣的養成雖然會讓事情變得輕鬆,但也常讓我們無法專心、忽略細節且漸漸失去熱忱。我認為這是每個人學各種事情到一個階段都很容易卡關的原因,因為太過依賴習慣,導致很難去想到新的做法、新的思維。我解決這個困境的方式是去找課程或老師進修,或是學習新的技術,讓自己可以專注練習,養成新的習慣後讓越來越多事情變得更容易,並且持續這個正循環。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適時獲得有效的意見回饋,才能夠不斷的修正改進。

🎈複盤
複盤是棋局的術語,意指下完棋局後按照順序重新下一次,以此作為複習以及檢討。它的好處是我們可以自我回饋、檢討與修正,而這個概念也可以應用在自我學習上。對我而言學習一項新技術後適合的複盤方式就是寫文章或是發在 IG 上,自我檢視的同時也交由社群的開發者驗證產出的品質與正確性。

🎈記錄成長
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可以給我們充實與成就感,這點有非常多方式可以做到,像現在有很多的技術自媒體喜歡記錄自己刷題、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記錄成長的良好習慣。

🎈維持動機
前一項記錄成長可以說就是維持動機的一種方式。持續保有在這個領域闖蕩的動機,才會有尋求成長與突破的渴望。獲得別人的認同、出版一本書、做自媒體獲得大量的關注與流量…等等,都是能夠獲得回饋且維持動機的方法,我認為沒有高低對錯之分。建議大家可以看看「黃金圈理論」,雖然這個理論主要在講商業講產品,但我認為放在自身經驗並無不可,與其花大量精力思考要做什麼,不如從最內層的「Why 」開始思考,確立自己進入這個領域的初衷以及動機,也許後面的路會順暢許多。

🎈接受新的挑戰
成長後遇到太簡單的事我們會感到無聊,這也是我們最容易感到自己根本沒在進步的時期。相反的遇到有挑戰的事我們可能會感到興奮,又有了前進的動力。不過這個前提是技術能力已經提升到一定的水準,當你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後遇到挑戰,更有可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達到所謂「心流」的狀態。(我想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過的太閒太爽太涼我會覺得恐慌且停滯🫢)

常常也會有人跟我分享,「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我好像還是都沒有進步?」
我認為這其實是一種「結果滯後」的反應,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缺乏即時的反應,讓我們很容易因為無法即時的看到效果,缺乏回饋而中途放棄。

結果滯後也讓我們輕忽了「習慣」的威力,「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認為:

突破的瞬間往往來自先前的許多行為,這些行為讓潛能逐漸累積,直到足以釋放重大改變。

在原子習慣這本書中有一個概念叫「失望之谷」,我們往往期待進步是線性的,至少會希望他可以越快發生越好,但事實上,因為「結果滯後」的效應,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我們才會明白先前做的努力是有價值的。如果我們能夠意識到自己可能處在「失望之谷」的階段,也許就能更耐心地等待過去的努力發酵。

認知到失望之谷的存在十分重要

Q:工作都在做雜事,怎麼辦?

我認為這件事情非常主觀,因為做雜事是各個階級都會遇到的事,只要「對你來說沒挑戰性」的事都會像是雜事。舉例來說,最近在做資料庫的 Migration,第一次接觸的我覺得十分興奮也期待自己的成長,但對於團隊中的 Staff Engineer 來說,Migration 就像是雜事一樣單調又無聊,他巴不得不要面對,把時間花在對他來說更有意義的事項上。

面對這種困境,我認為最好的方式可能是尋求協助與協商,找出自己想做與適合的事情。(再次驗證了 1 on 1 Mentorship 以及有一個好的主管有多重要!)

Q:如何抉擇是否加入或是離開一間公司?

記憶力好的讀者應該會發現這張圖剛剛才出現過吧,唬我啊!?🤣

我們剛剛才在討論「軟體工程師會不會被淘汰」這個主題看過它,對我而言,這個架構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同樣可以拿來參考。

我自己的見解是,如果是從雇主的角度看員工適不適任,通常會由下往上看,也就是技術能力可能最基礎最重要,接下來再看文化以及動機。但如果今天是人才在選擇加入或是離開企業的狀況,我認為狀況是反過來的,因為如果你握有選擇權,通常代表出問題的可能不是技術能力這塊,這時候我會覺得「動機」就成了我自己決定留下或離開、加入或婉拒的最重要元素。不知道你們怎麼想呢?

Q:如何面對資訊焦慮?

身為軟體工程師,面對資訊焦慮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不斷推陳出新的新技術與新框架、同期的誰誰誰拿到了薪水多好的 Offer、AI 崛起後不停出現關於軟體工程師要被取代失業的傳言…等等,我們在面對這些資訊時往往覺得力不從心,喘不過氣。

最近常常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質疑誰誰誰的論述根本胡說八道,是在販賣焦慮、擾亂視聽。

但「販賣焦慮」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嗎?我曾經跟補教業界的資深前輩聊過,他說他們補教業的本質其實正是販賣焦慮,販賣焦慮就是一個銷售行為,只是販售的商品是焦慮,它有供給與需求,是一個合理的商業行為。

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藏著非常多運用販賣焦慮的廣告文案,例如說「來上 xxx 衝刺班,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這句話反過來說其實就是「不來上課進修的話,你的孩子很可能會輸在起跑線喔!」,又或者一個影片標題寫著「連我阿公都會用的自動交易機器人!」,會讓人覺得「聽起來很好學也很有價值,我不看好像就會落後別人!」而點進去觀看影片,這些都是運用販賣焦慮來達到目的的手段。

我想說的是,我認為不用期許販賣焦慮這個行為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因為它是一種自然的商業行為,要它消失是不太可能的。面對焦慮這個商品,只要自己沒有需求,懂得過濾,其實就不用太過擔心。

理解販賣焦慮的本質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資訊的焦慮是勢必會存在的,但我們還是有些心法可以讓我們更坦然輕鬆的面對它,例如「懂得過濾資訊來源」、「設定合理的目標」…等等方法,重點還是在於找到自己的節奏和重心,並專注於自己的進步和成就,走好自己的路。

(推薦閱讀)

結論

感謝朋友籌辦的技術社群邀請我去分享自己的職涯經驗,這次算是我第一次實體分享比較偏軟性的議題,是一個很好的挑戰。

我也得再次讚嘆曼陀號活動的價值,光經過第一次的月會,就讓自己對於職涯的思考多了很多的選擇性。「成功的經驗沒有辦法被複製」這句話也許大家都聽過,但這些經驗淬煉出的思維卻充滿幫助他人的可能性。這次在內化與反思曼陀號第一次月會的內容後完成自己的職涯分享與寫下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將前人用實際經驗體會出來的這些有價值的觀點與經驗傳承下去。

我的職涯分享會

--

--

莫力全 Kyle Mo

什麼都想學的雜食性軟體工程師 🇹🇼 (https://github.com/kylemocode) 合作與聯繫 📪 oldmo860617@gmail.com IG 技術自媒體:@kylemo.webdev.life